3D打印机能否像个人电脑一样普及走进寻常百姓家?

2012年4月英国著名经济学杂志《The Economist》一篇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文章全面地掀起了新一轮的3D打印浪潮。得益于开源硬件的进步与英国大学实验室团队的无私贡献,桌面级的开源3D打印机在这次新浪潮中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桌面级的个人3D打印机也因此开始走入了设计师与极客们的家庭。



新的3D打印浪潮影响覆盖甚广,无论在报刊杂志、网络媒体还是电影电视剧里都能看到3D打印机的身影,无数关于3D打印的网站论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突然间3D打印聚焦了无数人的眼球,3D打印也成了科技同行大家茶余饭后都爱讨论的话题。

记得知乎上有一位网友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3D打印能否像个人电脑一样普及走进千家万户?”。这也许也是众多读者朋友所关注或正在思考的问题,昔日黄谢堂前燕,啥时飞入咱们家?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最早是作为一项用于军事科研的发明。计算机最初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也许是体积占据数层大楼的“巨无霸”,当然在随后的数十年里面,计算机还是科研工作者的高端配备,用于计算导弹弹道、模拟天气状况、实现数字化的核试验等等。直到上世纪70年代可以放在桌面上的小型计算机开始出现,尽管个人计算机开始走进了家庭,但计算机还是被大多数专业人士用作高端打字机或数据处理设备。

这一阶段的个人电脑与现在的桌面级个人3D打印机有着相似的处境,现在的个人3D打印机目标消费群体也相当小,主要面向有刚性需求的工业设计师和爱好发明创造的极客达人。当然,最早的消费级个人电脑和现在的个人3D打印机一样都是来自于喜欢捣腾的极客玩家之手,传承着的是同样的DIY极客文化。

国内个人电脑的真正普及应该归功于90年代初多媒体技术的跨越式进步,个人电脑不仅仅是一台文本和数据的处理设备而变身成为了家庭的数字娱乐中心,大家可以使用电脑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这些大众化的需求促使个人电脑最终走进了大众的家庭,千禧年后又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个人电脑的普及又得到了加速。

着眼3D打印机的发展历程,其实也有许多地方与兹相似,目前桌面级3D打印机的状况与7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处境相当,3D打印机要进入普通家庭依然存在不少的门槛。这些门槛有来自于技术的瓶颈、有来自于使用者的专业素养与需求、也有来自于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不足。

目前,桌面级的个人3D打印机从价格上看数千元人民币已有交易,可惜受限于技术瓶颈与耗材的限制性价比仍然未及理想。桌面级设备现在只能打印如ABS或PLA寥寥几种材料,受到成型原理限制打印精度也非常低,与注塑的玩具相比略显粗糙。假如花数千元买回来的3D打印机只能制作简单的塑料玩具哨子,这样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毫无意义的。

另一方面使用者的专业素养与个人需求也是阻挡3D打印机进入普通家庭的重要门槛,目前来说使用3D打印机的用户多为专业人士,更多的是从事工业设计常与产品原型打交道的设计师,他们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化的建模技术,能在虚拟世界创建对象,然后通过3D打印机生产出数字世界里面的内容。这正如使用电脑必须先学会打字,学会与机器沟通的方式,使用3D打印机也是一样,数字化的建模技能也必不可少!

3D打印机进入普通家庭需要找到一个刚性的需求点,正如90年代让个人电脑得到普及的多媒体技术,满足了大众在数字娱乐方面的需求。笔者认为娱乐性也许能成为3D打印机进入普通家庭的需求点,我们应该着力挖掘3D打印在娱乐方面的功能。3D打印机也许能成为启蒙教育的工具,亲子关系的纽带。小孩子对新鲜事物倍感兴趣,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玩具,相信这样的体验最能驱动父母都买一台3D打印机的意欲!

在科技发达的欧美国家,3D打印也开始走进了校园,3D打印也得从娃娃抓起。著名的汽车生产商福特也准备为每位工程师配备一台3D打印机,3D打印生厂商MakerBot也立志要把自己的产品放到每一张工作桌上,也许在不久的未来3D打印机也能走进许许多多的普通家庭!

文章来源:筑梦创造

本文作者:郭少豪

除特殊注明的文章外,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自筑梦创造”并链回本页,谢谢!

Author

梦车间创客文化空间创始人,《3D打印——改变世界的新机遇新浪潮》、《创意之钥—Android手机交互应用开发》、《Android3D游戏开发与应用案例详解》作者,90年后创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