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ardboard是谷歌在虚拟现实上充满谷歌式意味的反击。Facebook有Oculus Rift,索尼有Morpheus。虚拟现实这种充满未来主义又缺乏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恰好是谷歌最热衷的领域。最后,Cardboard以开源和廉价的方式,让人轻松地感受到虚拟现实的碉炸。
不过宅客君(Letshome)今天要讲的故事并非关于谷歌,而是同样在做Cardboard产品的一支天朝团队。
虚拟现实的发展恐怕快跟宅客君一样老了(宅客君今年18),但一直没有广泛的应用。如何用低成本的方式让普通人获得面向未来的体验?宅客君认为是技术的力量与情怀。
宅客君初见这支团队是创始人杨天睿一人,手里拿了一个Google Cardboard,十分显眼、逼格十足。走近一看不是Cardboard,而是他们自己做的一个原型。试戴一下这个原型,感受大致跟Cardboard类似,它将画面分成左右两格,手机上的陀螺仪感知头部运动并反馈到画面上。
我问天睿,他们现在的原型跟Cardboard有什么区别——其实就硬件上来说,他们的原型跟Cardboard几乎没有什么差异。Google Cardboard是一个纯玩的demo,内置了各种演示,但实际上没有真正可以消费的内容。而天睿他们想做一个头戴式的影院。
天睿现在本科还未毕业,手机头戴式虚拟现实这个设备他们6月份就开始做了(那时候Google还没有在Google I/O上发布Cardboard)。更早一点点,3月份,他们在做Oculus Rift上的游戏,属于Rift上最早的一批中文demo产品。Oculus在国外没有什么终端,在国内更加没有,尽管天睿表示当时并不着急在Rift上盈利,但手机头戴虚拟现实显然是可见的时间内更容易普及的一种方式。
天睿的团队里现在一共只有4个人,1人负责3D建模,1人负责Android开发,1人负责Unity程序,天睿则什么都会参与。关于手机头戴式虚拟现实的影院,他们的产品最终能适配2D/3D的任意片源,同时画面随头部转动还会有真实影院的视野。
虚拟现实设备,宅客君问,后期是否会考虑做游戏?天睿的回答是短时间内不会,因为虚拟现实目前缺少很好的交互/输入设备,即使是活得最好的Rift,它的周边配件也很难买到。天睿认为虚拟现实游戏之所有没有火,就跟交互/输入手段有关。手机头戴式虚拟现实影院这个方向,比较轻度,也比较容易让用户接受。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作为被行业内玩了十几年的技术,一点儿也不神秘。但如何让一项技术突破小圈子里的自high,宅客君认为这中间的力量不在于技术的艰深,而是创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