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PHEX 展会由美国注射用药物协会主办,上月在纽约举行。本次活动展示了各种制药设备,深入探讨3D打印技术在未来药物研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格拉斯哥大学杰出的化学教授李•克罗宁在INTERPHEX 3D打印大会上发言,敦促制药行业采用3D打印技术生产药物,以大幅削减成本,提高效率,满足更多的个性化医疗需求。
克罗宁和他的实验室团队一直在研发个性化定制的3D打印反应器皿。将低成本的3D打印技术融入“化学互联网”,尝试在传统实验室外形成全新高性价比的定制化学反应环境。其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开发成本更低、技术更易普及的药品,尤其适合发展中国家。
该化学3D打印项目始于数年前,但是直到如今,克罗宁才在纽约INTERPHEX医药博览会上提及此话题,是因为现在是药品生产企业利用3D技术造福自身发展和患者的最佳时机。
“犹如化学界的优步,”克罗宁教授如是说,“可根据需要调配药品。”
时下众多企业正在采用优步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实现商品或服务的即叫即到。这一理念听似简单,然而应用到医药行业,还需对历史悠久的现有模式进行彻底检验。事实上,整个模式可能需要重新构思。
目前,企业订购的仿制药都在大型工厂制造。然后,运送到医院或药店,往往会存放很长一段时间。然而,引进3D打印技术后,制造商可以将生产过程转移到小型中心,甚至在医院或运输不便的偏辟地区实现按需产生。
无需储备大量仿制药、特殊病药剂,而是基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体重,根据个人实际需要现场制作,减少等待时间,提高药物有效性。
听起来是绝对的双赢,但是医药行业仍然迟迟没有行动。目前唯一获得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并在市场上可购买到的3D打印药物是:治疗癫痫病的左乙拉西坦片。
之所以进展缓慢,是卡在了购置和实施3D打印技术的初期投资环节。虽然制造药品所需的高端3D打印机确实相当昂贵,但是克罗宁认为,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3D打印机的打印速度逐年提升,价格也日趋亲民。更重要的是,由于3D打印能适应小规模快速灵活的生产,初期投资成本很快就能收回。对于传统保守的规范化行业,做吃螃蟹的人并非易事,然而3D打印是制药业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越早了解机遇和局限性越有利。